近期相簿2016圓滿十六歲.歡喜轉大人行政院長林全參訪,向 天上聖母參香祈福行政院袐書長 陳美伶參訪,向 天上聖母參香祈福網站連結
瀏覽人次:14026
|
安平迎媽祖-府城民俗特色
安平迎媽祖-府城民俗特色 三百多年前,臺灣府安平鎮渡口─為荷蘭、明鄭與清代進出臺灣及府城、安平的門戶。本宮原址即在古渡口(今石門國小東邊),是漁民、商旅與安平士民的信仰中心,亦是臺灣媽祖信仰的重鎮。昔時清朝兵勇、商家、民眾全都會參加,代表各行各業參加迎媽祖繞境遊行的「旗幟」花樣百出、爭奇鬥艷,極為壯觀,昔日府城俗諺:「安平迎媽祖,百百旗有了了」、「安平迎媽祖,百百奇」,安平迎媽祖,臺南伏地虎」、「安平迎媽祖,無奇不有」,意指安平迎媽祖之聲勢凌駕於臺南大天后宮,都是描寫當時安平迎神賽會的盛況。 此次「安平迎媽祖」距上一次民國91年到現在,已相隔有八年的時間。早期是每四年逢(寅、午、戌年)都會盛大舉辦一次。 繞境活動一切儀式遵循古禮 開臺天后宮媽祖,是由鄭成功從福建湄洲恭奉來臺(原布兵旗可證)「布兵旗」即安平迎媽祖所用頭旗。掌旗者需三代以上福德聲望崇高七、八十歲地方長者士紳擔任之。 「香山」是聖母回湄洲晉香做儀式的地方稱呼。在海線(漁光里)海邊以羅盤測量朝「正西北方」舉行儀式。在海中插下媽祖護佑全臺的「布兵旗」,再由德高望重之女性依古禮取下媽祖頭上「御賜鳳釵」送媽祖先回大陸湄洲謁見父母(因皇帝御賜之物代表帝王本身),約一時辰,待媽祖回鑾回程中,等乩童把旗拔起,代表聖母已湄洲晉香完畢準備回鑾。重新插上「御賜鳳釵」,神轎依序繞「香窟」三圈後,即展開繞境活動。 今年全國各宮廟共有五十五頂神轎、一百多個陣頭,來參加此次的平安繞境大典。安平開臺天后宮有史以來迎媽祖都只需一日,因為五期重劃區現歸於安平的範圍,所以此次繞境擴大舉行二天,第一日(五月一日)晚於安億橋下設行館並敬備華宴大典,此次行館佈置即華宴皆由安平觀音亭主任委員亦是開臺天后宮的常務委員吳高明月大德所敬設。 開臺天后宮媽祖出巡有一項特色,安平城隍廟的范謝將軍會來先夜巡社里三天,依照聖母繞境的路關表巡三次,查夜清道巡視安平社民,也是告知社民安平迎媽祖即將展開。 開臺媽祖 (大媽、二媽、三媽)為軟身媽祖 坐轎方式非常特殊 各角頭來為聖母雕轎。 ◎大媽祖轎─海頭社廣濟宮負責。 ◎二媽祖轎─港仔尾靈濟殿負責。 ◎三媽祖轎─王城西社西(帝龍)殿負責。 ◎四媽祖轎─十二宮社三靈殿負責。 ![]() ![]() ![]() ![]() ![]() ![]() ![]() ![]() ![]() 更多2010安平迎媽祖相片 請點選 |